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

【從】從容不迫

「從」在行書變化中,能將上方兩個人合體,變化成更穩定的寫法。左上圖主要是想強調一下結字的外型,須呈現穩定的三角形,這樣字看起來才能有力挺拔而不失衡。就像幾何圖形般,數個穩定的三角結構,使得這個字在變化中仍維持穩定。右上圖中,「彳」也曾經介紹過許多次,這回就不多贅述。主要是營造視覺上別太過平行呆板,並分別用雙撇,來填補空洞區域。左下圖中,則點出橫畫的趨勢及均間。這回可發現,在「彳」的部分,雖略失精準,但仍符合均間分布。每次都必須要強調一下,看圖一定要配合文字說明,以避免先入為主。「畫線」只是輔助審視「均間」及「橫畫角度安排」的方式。千萬別本末倒置,以為寫字都要按照參考線。每一個字在文章作品中,都有其適合的結字與姿態,沒有一定非要怎麼結才叫做好。而書法最重要的部份,不在於技巧,而是道,在自知和臻善。

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

【樂】疏密其中

今天的「限字級」要分享一下「樂」的行書。一如既往,範例之中通常是要演示一下均間的重要。當然,在行草之中是可以形變得更多,但作為練字及說明之需,還是得先規矩點。每次都必須要強調一下,看圖一定要配合文字說明,以避免先入為主。「畫線」只是輔助審視「均間」及「橫畫角度安排」的方式。千萬別本末倒置,以為寫字都要按照參考線。每一個字在文章作品中,都有其適合的結字與姿態,沒有一定非要怎麼結才叫做好。而書法最重要的部份,不在於技巧,而是道,在自知和臻善。進入正題,「樂」這個字上半部的筆順,可從中央先寫,亦可由左而右。但左右兩側皆有「幺」,所以能略作些疏密變化。下半部的「木」以扇形平均分部維持平衡。左下圖之中,主要是點出均間的狀況,中央的「白」略微高於兩側。而右下圖則是點出均間往往不是只有垂直與平行這麼單純。否則今天寫個寬大、高瘦、肥厚、甚或是印刷體,也都能維持線條間隔相等啊,但細節就在這兒了,不是隨便把部件及筆畫平均畫分成幾塊就能騙(騙不懂的)人了!

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

【縣】梟首示眾

今要介紹的是「縣」這個字。讓我們看看左上圖可愛的金文。「縣」主要是由「木」、「糸(系)」、「首(目)」所組成。原始的意義是象徵著「將頭顱用繩索掛於樹上或高處」。這時,請你用閩南語讀看看「縣」,你會發現與「懸」同音。其實,「縣」就是「懸」的初始字,有高掛(頭顱)的意義。也許你會問「首」在哪?在甲骨文、金文中最常見的就是以眼(目)代頭(首)了,特別注意的是這顆人頭很生動地被標示成倒掛。所以在金文、篆書中的「県」,其實就是上下顛倒的「首」。這時候也許你又想問「木」到哪兒去了?這個我容我之後再說吧!「縣」這個字原本應該與戰俘或罪犯的刑罰有關係,處死後身首分離,高掛於城樓示眾,帶有威權的警示意味。這也許是這個字為何演變成司法單位名稱的原因(我指的是那時候,因為現在的縣不是司法單位喔,啾咪)。對於能夠行使司法判決權利的單位,被稱作「縣」。西周時期,一國之境內主要分為「都(城市)」及「鄙(鄉村)」這些「鄙」的司法管理單位起初被稱為「縣」。最後我想說的是,市面上許多關於漢字故事的書籍,常以《說文》為基礎,但偏偏(雨漸漸,疑?)《說文》錯誤百出。且有許多穿鑿附會又未依據當時文化及政治背景,進行推論驗證。所以,我整理這些除了對於練字有所幫助外,更希望進一步傳達那時空背景下的訊息給你,讓你對於文字產生感情,讓你知道漢字中文有多麼地愛引申、譬喻。

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

【清】動如靜止

今日的「限字級」,要介紹「清」的行書。右上圖中,須特別注意的是,「三點水」要好好包覆著「青」;不要將三點寫得太擠或是太開(短或長過於青)。包覆性不佳容易讓字看起來不均衡(當然行草另當別論)。左下圖顯示,就算是行書,在主要橫畫之間隔上,也可符合均間的要點。唯一不同於楷書的地方是,「月」上方的間隙為了營造上下兩部件的連續感及整體性而緊縮;故使用「月」之中的第一橫畫,作為均間的搭配。而右下圖的部分,則是想說明我先前一直沒特別強調過的事。字的外型不會是正正方方的。漢字真的是方塊字嗎?我覺得需要大家一同打破這個想法。在結字中,每個字都會有張手、出頭、伸腳的筆畫,就是為了打破「方塊」的型態。這是書法中需要特別留意的事情。但是,在印刷、電腦字體中,成為方塊是為了排版之需。最後,還是要強調一下:結字千萬種,書法最重要的是自知自省和臻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