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22日 星期三

【鬼】巫蠱面具

今天要來介紹「鬼」這個字。在甲骨文中,主要是由「田」、「人」所組成。象徵帶著面具的巫師於祝禱時能通靈魅。但在甲骨文中這個字目前大略分為兩組。一是站立,二是跪姿,或跪於祭壇之前(示)。為什麼會有這等不同的造型呢?原因是「鬼」這個字也曾經是其他部落民族的代名詞。「鬼方」據說源自「大隗氏」。所以,站立造型的「鬼」,象徵該部族人,與跪姿似乎有所區別。到了金文時期這樣的分別更為明顯,商、周時的邊防大患之一就是「鬼方」。所以,金銘文中出現了擊殺(攴)、斬首(戈)鬼方族人的造型。跪姿的「鬼」象徵帶著面具的巫師於祝禱祭祀時能通靈魅。所以有些字符加上了「示」。這時,鬼神還是同一種概念,因為就目前史料,神字的出現比(示鬼)晚許多。在秦篆定訂了「鬼」的造型後,這個字於書寫時的主要變化來自於「厶」,能變作「口」或「丶」。
※ 看圖一定要配合文字說明!大家都知道文字變化萬千,所以圖中的文字僅為說明所需而舉例,非歷代全部的文字變化。這回也調整了一下字的呈現方式,還是按照書法字典分類方式就好,省去不少麻煩。